第一部分 2023年工作回顧(略)
第二部分 2024年工作設想
2024年公司的指導方針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兩會的工作部署,深入推進集團公司和公司董事會的各項決策,圍繞“控風險、上規模、提效益”的工作主基調,聚焦主業,優化布局,創新驅動,風險防控,黨建引領,全面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奮力譜寫公司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4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全力抓好“五個塑強”:
一、緊跟形勢搶抓機遇,全力塑強市場開發
要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緊緊把握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建設機遇,繼續瞄準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熱點區域,引導發揮好區域辦事處的地域優勢及在施項目輻射能力。深挖省內外特色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瞄準萬億專項債投向帶來的新變化,爭取開發更多優質項目。
要推進總體資質規劃。重視“四庫一平臺”業績錄入工作,積極謀劃申報和升級市政、電力、水利水電、公路等施工資質,成立市政、安裝、裝飾等專業分公司,增強公司在高附加值專業基礎設施領域和高端項目的承接能力。
要轉變市場開發模式。發揮設計院優勢,努力開發EPC工程項目。運用好F+EPC、EPC+X等運作模式,以投資帶動企業規模不斷升級、效益不斷攀升、社會影響力不斷彰顯,推動公司集團化發展戰略走穩走實。
要優化公司經營結構。發揮國企品牌、特級資質等優勢,堅持瞄準大項目、大市場、大業主的開發原則不動搖。提高直管型項目開發占比,加大對分公司直管項目占比的考核力度。堅持“以現場保市場”,精益項目管理,促進二次開發。
要規范市場開發行為。守住開發底線,堅定不移地開發高質量市場。完善市場開發體系,以項目班子、區域辦事處、全員開發為突破口,打造忠于企業、有思路、有激情、有責任心的高素質開發團隊。
二、發揮創新驅動作用,全力塑強科技研發
要推進數字化轉型。以智能、智慧建造手段促進生產方式創新,推動建筑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應用。繼續推動“BIM+”及智慧工地建設,提高項目精益化管理水平。發揮財務數智化核心驅動和引領性作用,實現財務管理、報告及分析決策的高效化、智能化。
要加強科技創新轉化。深入推進研發投入“三年上、五年強”專項行動,以應用創效為導向,推動科技成果在項目安全保障、品質提升、降本增效等方面落地見效。要全方位提升創新能力,做好筒倉工程、糧食產業項目等優勢領域的科技創新總結工作,增強核心競爭力。
三、固本強基效益優先,全力塑強項目管理
要抓實安全生產管理。不斷完善“2+1預控”機制建設,狠抓末端落實,保障整個安全系統有效運行。嚴格落實安全崗位責任制,強化各級安管人員履職盡責。推進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創建,實現創建數量逐年增加、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加大管理型項目管控力度,確保各項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到位。
要抓實精品工程創建。堅持逢建必優,積極創建省市級以上優質工程,重點抓好興隆縣市民中心項目等國家級優質工程的培育工作。推進質量管理標準化,做好質量風險防范。繼續加強施工方案、工程資料、現場崗位配置、質量管理體系等方面的完整性和規范性。繼續推進信息化在技術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提高方案標準化水平。
要抓實成本提增效益。要規范施工預算的“指揮棒”作用,落實預結算審查和審批程序,嚴格把好項目投標測算、成本策劃、過程管控、竣工結算等各個關口,確保項目成本全程處于受控狀態。大力提高項目月度成本分析會的召開質量,利用預計合同總收入、總成本及時對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等主要成本盈虧情況加強動態管控,確保過程盈利。項目完工或結算后,要對項目整體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復盤總結分析,把成本管控經歷轉化成促進項目效益提升的能力。
要抓實審計成果轉化。強化對審計披露問題的整改落實,對照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列示的問題清單,認真開展自查整改,對審計問題認真分析原因、理清責任,健全完善“回頭看”機制,進一步完善項目管理制度,促進項目管理水平提升。
要抓實項目綜合履約。做好前期策劃,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影響因素,制訂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以精細的文明施工,踐諾的進度工期,優質的產品質量、熱情的回訪回修贏得顧客滿意,夯實雙方深入合作基礎,以誠信履約帶動效益增長和市場的拓展。
四、持續完善合規管理,全力塑強風險防控
要提升風險防范水平。對風險進行分類分級,持續有序加強風險項目化解推進,嚴防出現重大資產損失和其他嚴重不良后果。強化合規理念,引領職工牢固樹立合規誠信經營的價值觀,不斷增強合規意識和行為自覺。
要防范內控合規風險。強化內部流程管理,堅持依法合規操作。做好公司內控管理工作質量評價,推進風險識別、預警、管控、治理、考核、改進閉環管理。
完善內控信息系統建設。將風險管理、合規管理、法律審核等業務領域嵌入公司綜合辦公信息系統,聚焦關鍵業務和重點領域,加強重要崗位、關鍵人員在授權、審批、執行、報告等方面的權責管控,以體系管理數智化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要增強風險防范預警。持續有效構筑業務系統、風險管理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大監督辦“四道防線”,加強審計、紀檢及大監督工作的互聯互通,積極利用外部審計檢查成果,發揮風控外援作用,形成網格化風控格局。
五、對標提升完善機制,全力塑強改革實效
深入實施對標管理提升。要深入開展對標活動,持續提高精益化管理與運營水平,優化內部管理程序,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公司價值創造能力,落實好“一率穩定增長,五率持續優化”的具體要求。
建立新型經營責任制。要持續提升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質量,強化契約目標的科學性和挑戰性,更加注重提升經濟增加值、更加注重提升功能價值、更加注重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更加注重提升品牌價值。
深化內部分配制度改革。要全面推行分公司班子成員量化承諾和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推動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和一線關鍵崗位傾斜。繼續推進分公司和項目部“模改”工作,激發廣大職工抓管理、提效益的工作熱情。
推進人才選拔機制。積極搭建公司內部人才流動平臺,大力推行管理人員競爭上崗和不勝任退出等優勝劣汰機制,激發職工敬業愛崗的激情。
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強化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黨建引領匯集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