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點子,能給項目帶來效益;一項好改造,能縮短不少工期。因此五分公司許昌海盛湖濱豪庭項目部主管工程師劉立成了工地上的“創新迷”。
改鋼模,保質量
“劉立,你提出的樓梯定型化鋼模‘金點子’應用成功了!請你趕緊撰寫科技成果。”8月10日,分公司工程技術科科長張亞玲通知劉立準備創新成果應用材料。聽到這個消息,項目主管工程師劉立興奮得像個孩子。
劉立在施工中發現,使用常規材料和加固方式支設、加固樓梯模板時非常費時、費力,而且澆筑成型后容易出現成品截面尺寸不規矩等質量通病。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一頭扎進工地,與工人師傅們一起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又請教有經驗的項目經理。經過反復計算、反復設計、反復實驗,他和伙伴們一起試制了樓梯定型化鋼模板。“使用樓梯定型化鋼模板,澆筑后的主樓樓梯混凝土成品內堅外美,一次成型,再也不用專門人工剔鑿修復了,這樣不但縮短了工期,而且節省零用工10萬元左右”,項目經理鮑志灝滿意地說。
小創新,大文章
“你們看,這塊樓板厚度偏差大,單塊樓板四角位置厚、中間位置薄,控制得不到位……”在一次質量例行檢查中,劉立發現問題后,立即會同質檢員、測量員等相關人員認真研討。“咱們利用水準儀與塔尺的控制原理,做個小工具怎么樣?” 劉立的建議得到大家一致響應,他們立即行動,就地取材,加工制作了一種由鋼管加鋼筋頭制作的“小工具”,這種T字型工具被直接釘在模板上,以鋼管高度控制樓板的厚度。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隨收面隨將“工具”拔出、收集起來,清理表面水泥漿后存放,轉下一樓層使用。這一小小改動,不僅有效控制了樓板厚度,提高了工程質量,而且能重復利用,使施工更加便捷高效。單這一項就為整個項目14棟高層、9棟洋房節約了成本15萬余元,已施工完畢的樓層,樓板厚度尺寸偏差在國家規范范圍內,受到了甲方及監理的一致好評。 (五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