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四分公司陜西金沙河面業項目部搶抓工期保進度的事跡在咸陽市廣播電視臺《關注咸陽》欄目播出。
節目中,主持人對項目概況進行了解說,播放了施工現場視頻畫面,項目部負責人王曉光簡要介紹了工程當前進度情況,以及疫情影響下為保證工期節點所采取的措施等。
金沙河(楊陵)新建日處理3200噸小麥面粉加工項目,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楊陵區農產品加工貿易示范園武功園區,建筑面積約80000平方米。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項目建成后年處理小麥200萬噸、生產掛面40萬噸、生產玉米粉35萬噸、小麥倉儲30萬噸、生產飲用水30萬噸,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農產品加工基地。
項目部于2019年12月份進場。春節后,本著防疫復工兩手抓、兩不誤的原則,項目部提前謀劃部署,做實做細各項準備工作,于3月中旬正式復工。在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要求的前提下,重點從人材機及施工組織等方面采取多項措施加快施工進度,為實現總體工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項目部積極與現場作業隊負責人溝通,分工協作,發動各自“朋友圈”力量組織勞力,特別是4月8日以來,項目勞力從200余人達到現有900多人。5月12日配麥倉開始進行滑模施工,預計現場勞力能達到1100人,為確保施工進度奠定了人力基礎。
針對作業人員多、垂直運輸工作量較大的實際,為滿足施工需求、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在原有5臺塔吊的基礎上,增加了4臺汽車吊。在框架施工過程中,項目部采取盤扣式腳手架,較于以往扣件式腳手架,更容易拆卸、周轉速度更快、損耗更低;改變框架柱子加固方式,由原來的螺桿和架管加固改為方形扣加固,不僅節約了成本,還加快了施工速度。
優化施工方案,把節點控制到每周、每天、每個時間段,堅持24小時連續作業;強化監督檢查,做到只要有工人在的作業面,就有管理人員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交底。
通過上述措施,大大提升了施工速度。目前,配麥倉、原糧倉一層全部施工完畢,原計劃5月20日開始滑模施工的配麥倉,5月12日便具備了滑模施工條件,并于當晚開始滑模施工,比計劃節點提前了8天。
自復工以來,項目部精心組織,措施有力,充分發揚河北四建鐵軍精神,得到了業主的充分肯定,將工程造價約5000萬元的糧食加工倉儲及包裝飲用水生產項目(廠前區)司機宿舍項目交由我方施工,實現了以現場保市場。
今后,項目部將繼續按照公司“誠信守責、勇于擔當、真抓實干、業績服人”工作總要求,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踏石有印、抓鐵留痕的工作作風,扎實落實公司各項制度,抓好現場施工各項管理工作,為公司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四分公司)